[記者黃婉柔/綜合報導]54歲的黃小姐原是熱愛運動的上班族,從馬拉松跑者到龍舟奪旗手,甚至曾在百公里超馬賽獲得總成績第四名。然而,四年前的一場病痛,讓她的人生從競速賽道,轉向與病魔的長跑。黃小姐原以為自己的長期咳嗽只是過度疲勞,但半年內體重無故下降5公斤,甚至影響睡眠,才警覺異狀就醫。經電腦斷層與切片檢查,確診為肺腺癌四期,且已轉移至肋膜,消息讓她一時難以接受:「就像剛起跑沒多久,卻被狠狠絆倒。」
確診後,她在義大癌治療醫院胸腔內科接受標靶藥物臨床試驗,雖然治療帶來疲憊與副作用,但她仍保持樂觀,並調整生活方式&mdash&改爬郊山、確保睡眠、調整飲食,讓身體維持最佳狀態。疫情解封後,她更積極參加馬拉松,全馬、半馬不缺席,跑出自己的生命韌性。
「生病後,我更珍惜每一次運動,能流汗就是一種幸福。」她堅定地說,雖然無法再衝刺百公里,但她的目標依然明確:「只要還能跑,我就不會停下來。」
義大癌治療醫院胸腔內科吳俊廷主任表示,肺癌是台灣癌症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,且初期症狀不明顯,經常被誤認為感冒或過敏,等到確診時,往往已屬晚期。吳俊廷醫師提醒:「長期咳嗽、咳血、胸痛、呼吸困難、體重無故下降等症狀,應儘早就醫檢查,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(LDCT)能有效早期發現肺癌,提高治療成功率。」
肺癌早期無聲,定期篩檢是關鍵,肺癌的常見危險因子包括吸菸、空氣污染、家族病史等,但即使無不良生活習慣,也可能罹患肺癌,尤其是不吸菸的女性更應提高警覺。早期肺癌可能沒有明顯症狀,患者往往在咳嗽持續數週、聲音沙啞、胸悶、容易疲倦或體重無故下降時才發現異狀。
吳俊廷醫師表示,黃小姐的病情控制得相當理想,這與她始終保持樂觀態度、積極配合治療、維持運動習慣息息相關。「她的精神不僅是病友的榜樣,也讓我們醫護人員深受鼓舞」